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,
只是向上走,
能做事的做事,能发声的发声,
有一份热,发一分光,
就令萤火一般,
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,
不必等候火炬。
——鲁迅
在我们身边,总有这么一些人
平均学分绩点4.0+、年级排名稳居前三、各种奖学金尽收囊中
聚焦社团活动、致力于各种志愿服务,各项大赛斩获佳绩
他们就是国家奖学金获得者
国家奖学金:
当前高等学校学生能够获得的荣誉等级最高的国家级奖学金,也是评审最为规范、标准最严格的一项奖励。每年全国2000多所高校,近2700万名在校生角逐5万个名额,获奖比例仅为0.2%,含金量可见一斑。
2019-2020学年度必赢网址bwi437有6名博士生获得该项荣誉,让我们来一览国奖获得者的风采吧~
2016级工商管理系博士研究生阳维
阳维同学为2016级跨学科交叉硕博连读生,师从余翔教授,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战略与管理。作为项目分组组长或骨干成员,他协助导师先后完成了10项国家级、省部级和企业纵、横向项目,参与实地调研近10次,完成项目报告10余份,总字数逾30万,获得多家服务单位优良评级。目前为止,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2篇英文A类论文和1篇会议论文。此外,他曾赴德国海德堡应用科技大学进行交流,并分别做了学术报告和文化报告。在学科实践上,阳维同学曾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参加湖北省图工委举办的首届高校“学术搜索挑战赛”,获得二等奖;参加华中科技大学与海尔集团联合举办的“柳絮计划”,以第1名成绩获评“优秀创客”,被海尔集团认证为“海尔开放创新平台(HOPE)校园创新合伙人”;此外,他还曾获评华中科技大学2019-2020学年度“三好研究生”、2015-2016学年度“优秀研究生干部”及2014-2015学年度“优秀共青团员”。
阳维同学的几个重要的学习感悟分享如下:
第一,态度决定高度:做事需严谨细心、认真负责,仰望星空同时也要脚踏实地;
第二,整块时间做科研,零碎时间处理杂事:摆脱繁杂的社交、网剧、会议、闲聊等,利用好周末和假期时间;
第三,注重方法论的积累:高效科研需要借助有效的方法,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科研方法将事半功倍;
第四,多阅读国外顶级期刊论文:学其上者,得其中;学其中者,得其下;
第五,做科研也要“一意孤行”: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;险以远,则至者少。而世之奇伟、瑰怪,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。
2016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郑宇婷
Robust团队的博士研究生一员,师从李建斌教授,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、医药电子商务,导师为李建斌教授。在硕博连读期间中获得1次“三好研究生”称号,1次“社会活动积极分子”称号,1次“优秀共青团干部”称号;获得“第十三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”三等奖。
除此之外,郑宇婷同学还积极参与纵向和横向科研及实践项目,取得颇多学术成果。
郑宇婷同学的几个学习经验和心得如下:
第一、心态:世上不如意的事情,十之八九;常想一二,方能看到光芒。
第二、科研:刚开始应多加尝试,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寻找对的方向;一旦寻找到,就不可心急,不可放弃。
第三、生活:圈子不在广,而在与正确。与正确的人交往,适当放弃一些无效的社交甚为关键。
第四、沟通:充分利用学校给予的高水平国际化平台,走出校门甚至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地的学术大牛学习交流,更有可能获得全新的学术灵感。
2017级工商管理系博士研究生李慧然
李慧然同学学习勤奋,刻苦钻研,善于思考。师从杨彦武教授,入学以来,专门从事搜索广告方面的学习与研究,参与多项纵向相关课题的研究。博士在读期间,通过随机规划、最优化控制、计量经济学、金融经济学、社会网络分析等课程的学习,以及广泛阅读国内外大量论文。曾发表英文论文被A刊接受,她还获评华中科技大学2019-2020学年度“三好研究生”。
谈及感悟李慧然同学分享一下几点:
第一,踏实。做科研需要耐心,欲速则不达,把眼前的每件小事都认真做好;
第二,韧性。科研的道路很难一帆风顺,需要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,坚强勇敢的面对遇到的各种困难;
第三,交流。听听各种报告与讲座,出去开会,看看这个领域其它人用什么样的方法在研究什么问题。与其它人交流,不给自己设限。
2016级必赢网址bwi437博士研究生蒋振宇
蒋振宇同学师从王宗军教授,读博期间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,并专注于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。到目前为止,已经以第一作者/通讯作者发表或录用论文9篇,其中英文A类2篇,英文B类3篇,中文B类2篇,中文D类1篇。此外,还有5篇英文论文处于在审或返修阶段。并协助导师完成多项横向课题,蒋振宇同学在读博期间两次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,同时还收获了华中科技大学三好研究生、华中科技大学知行奖学金等荣誉和奖励。
蒋振宇同学的一些学习经验和感悟如下:
第一,做好科研需要“兴趣+勤奋+心态”
第二,合理利用时间,注意劳逸结合。
第三,定期查阅自己研究领域的重要期刊,把握最新研究动态。
第四,文献管理很重要。
第五,注重研究方法的学习和积累。
第六,多多交流,共同进步。
2017级现代化管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丁龙
丁龙同学师从胡斌教授,在生活中一直以饱满的热情,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、科研和工作中。在学术上,不仅在我院英文A类期刊和中文B类期刊发表文章,而且还有多篇文章分别在MSOM、EJOR、中国管理科学、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在审。在2018.09—2019.10期间,丁龙还到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凯利商学院访学一年,其科研能力稳步提升。同时,丁龙高效进取的工作效率、勤奋端正的工作态度、谦逊和蔼的开朗性格让人印象深刻。
丁龙同学的几个重要的科研感悟分享如下:
自我驱动:在科研的道路上,自我驱动、积极进取的态度往往会让事情进展得更加顺利;开放包容:多余同门讨论,多与同行交流,多与国际接轨,多与实践结合。
挖掘兴趣:将兴趣爱好与科研有所结合,科研的工作将成为一生的志业!
16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张艳
张艳同学师从崔南方教授,在硕博连读期间,张艳同学一方面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,另一方面以项目课题为基础,进行学术研究工作。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导师的基金项目申请和后续研究工作中,并且已有一篇论文发表,一篇在审。另外在博士期间,张艳同学连续三年获得校“三好研究生”称号。就读博的经验,张艳同学主要分享以下几点:
第一,关于学习——科研是一个不可一蹴而就的事情,不要心急,打好基础,切忌频繁地换研究方向。找准研究方向之后,多读经典文献,多思考交流,不要“闭门造车”。
第二,关于生活——读博的过程不止有科研,还是要有其他的圈子(其他兴趣爱好的圈子等);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积极向上的心情。
第三,关于心态——大部分读过博士的人应该都体验过读博的压力,特别到了博三博四阶段,但是一定要找到缓解压力、自我调节的方式,比如跟家人、朋友倾诉,运动或者旅游散心等等。
第四,关于时间——时间不重要,重要的是效率;学会并行处理事情,分清轻重缓急。
用自己的故事,诠释奋斗的含义
用努力的背影,演绎梦想的力量
他们是管院里的佼佼者
也是每位同学追梦路上的缩影
秋风送爽喻园书声琅
愿每位同学
不忘初心方得始终